编者按:2024年高考招生即将开始,为方便广大考生及家长进一步了解乐鱼(中国),校园网主页开设招生季专栏,将陆续推介学校各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效等基本情况,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助力考生圆梦厦门理工。
一、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以及能源动力、电子信息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致力于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学院专任教师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55%的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鼓励教师国内外高水平高校进修、访学和企事业单位挂职等多种途径进行提升,逐步形成教学科研水平过硬、企业经验丰富、国际视野宽广的师资队伍。2023年电气控制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福建省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点;2019年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教学团队获批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012年智能检测和控制技术科技创新团队获批福建省省级创新团队。
二、学科建设
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福建省应用型学科。2022年获批为福建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项目的主要建设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建有高压电器试验检测中心、福建省高校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高端电力装备及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等12个科研平台,建有15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5900余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先后与国际知名企业ABB、GE、台达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与3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130余家企业签订了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协议。2021年与行业领军企业宏发股份共建了“乐鱼(中国)-宏发电力电器与智能控制产业学院”。
高压电器试验检测中心
高压电器试验检测中心工频试验系统
三、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专业、敬业的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学生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学院学生工作树立“一条主线、二道基石、三项主题、四个素质养成周、五大计划”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形成“刻苦学习,博学勤思,钻研创新;积极实践,团队协作,勤奋敬业”的良好院风;在校文明班级星级争夺赛中,连续斩获校五星级文明班级、五星级先进团支部等称号。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创新教育活动,建设有智能车、机器人等多个学生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创新实践,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覆盖范围广。在学科竞赛上屡获佳绩,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智能车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设计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学院成立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达300多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达99%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在校内名列前茅。涌现了以党的二十大代表陈梅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
四、产学合作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创新与因材施教,产学融合助力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三观贯通、四元耦合:地方高校电气类专业群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等多项教学成果累计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2015年《电气控制与PLC工程应用》荣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应用型特色教材7部。课程建设质量高,《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运筹学》等1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学院拥有2个福建省省级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
在科研方面,学院紧密对接省市新兴产业链,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高水平科研项目,紧密对接服务企业,承担大量产学研技术攻关和企业委托攻关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学院与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深度的合作关系,近几年获得科研经费总量超过6000万元,不仅为国家尤其福建省区域电力相关产业输送了大量满足产业需求并具备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电气类和自动化领域人才,也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学院与国(境)外交流日趋广泛,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爱尔兰等及台湾、香港地区高校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合作。
学院将继续秉承“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精神,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卓越人才。
欢迎报考乐鱼(中国)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让我们携手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