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高考招生即将开始,为方便广大考生及家长进一步了解乐鱼(中国),校园网主页开设招生季专栏,将陆续推介学校各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效等基本情况,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助力考生圆梦厦门理工。
乐鱼(中国)外国语学院创办于1981年10月,是学校最早创建的教学单位之一。学院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多位教师为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和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国家高层次翻译专家”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厦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鹭江优秀学者。学院设有英语、日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为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外国语学院紧密对接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成效,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语言人才。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课程思政
外国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获批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王朝晖教授获批福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国古代文学》《美国文学》等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汉英笔译基础2》《基础日语1》《日本文化研究》《大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等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课程教学平台全国性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三进”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
学院举办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校赛决赛
组织学生参与“重走初心之路 践行生态文明”主题党日活动
二、教学科研并重,推进学科建设
外国语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结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新文科”建设等指导思想,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平台,建设各类一流课程、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成绩斐然。林竞老师在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获批福建省线下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2门,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此外,学院积极打造支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高层级研究平台,现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依托该研究平台,在闽南文化外宣翻译、闽南籍作家和翻译家思想研究、闽南文化海内外文献研究等方面产出省部级课题、高水平论文、学术专著、译著、咨询报告等科研成果多项,并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50余项。
我院教师获第三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协同育人
外国语学院面向语言服务行业需求,注重培养和提升语言技能、跨文化、跨学科意识和专业综合素质,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打造高校、行业和产业“三位一体”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专业技能+行业技能”与“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并重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思路。近年来,学院与厦门市外侨办、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公司、译国译民翻译集团、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厦门会展集团、筼筜书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稳定开展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并通过共建课程、合作授课、合编教材、合办赛事、共同指导等与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教学、实习、实践、实训等方面构建翻译人才培养完整体系。学院与实践基地联合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并开设有“‘外语+’TikTok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创新班”“金砖国家商贸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自媒体视阈下跨文化传播创新实验班”“项目导向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等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验班。
开设“外语+”TikTok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创新班
四、强化赛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学院始终重视学科竞赛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指派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创新学科竞赛辅导方式,提升学科竞赛获奖水平。通过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院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在第一届“外教社杯”福建省跨文化能力大赛中获二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东部赛区半决赛中获一等奖;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8项;在2023年“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外语能力大赛中获国赛银奖3项,铜奖4项;在翻译界最具影响力、最具公信力的国家级学科竞赛“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累计获奖62项,包括一等奖(最高奖项)3项,二等奖13项,2020、2021、2022连续三年获得英译汉组全国最高奖。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等各项竞赛,获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优秀奖。
学生获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银奖
我院学生获第三十二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一等奖
五、面向行业需求,主动服务社会
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需求,组建“语言服务中心”,加强与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主动提供语言翻译、语言应用研究产品本地化、大型会展语言志愿服务。近年来学院教师提交的“关于强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4点建议”“助推高校民企产学研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等咨询报告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学院还组织学生为“金砖国家首脑会晤”“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世界田联钻石联赛”等重大活动提供语言服务。此外,学院注重实现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充分发挥院系领导和全体专任教师力量,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职业规划指导,企业宣讲、校园双选会,就业帮扶等方式构建“三全”就业工作体系,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近5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0%。
组织学生参加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厦门金砖国家创新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志愿服务活动
六、丰富课外活动,注重实践育人
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通过开展“建团百年正风华,踔厉奋发向未来”“青春献礼党的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循鹭岛蝶变足迹,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认真落实学校“阳光雨露计划”,立足学校“温情三部曲”“素质养成主题周”“周末文化集市”等精品活动,结合学生专业、兴趣特长开展“品书香·享悦读”系列书香活动,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中外文朗诵会、外文歌曲大赛、读书沙龙、社团学习竞赛活动等,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传统文化进学校”“陈嘉庚纪念馆讲解”等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参与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与集美区东宅村挂钩对接共建“青年志愿实践基地”,将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融入英语教学等,激励青春使命担当。近年来,学院“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队2次获评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被推荐申报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团市委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院团委获“厦门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文体活动,如班级趣味运动会、漫游厦理工、迎新联欢会、毕业联欢会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健步行、跳绳、排球、足球、气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联赛和校运会等体育赛事。学院在全校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合唱比赛中勇夺一等奖、全校女子篮球赛冠军第四十届校运会上斩获田径总分第七、团体总分第八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举办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师生交流活动
承办校第四届亚洲青年国际文化交流研讨会
学院开展“外聚芳华 语绎青春”2023级新生迎新联欢会
学院开展“奔赴山海,逐梦星河”2024届毕业联欢会
学生在校期间拥有众多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如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西澳大学、瑞士西北应用技术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日本樱美林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西九州大学、广岛女学院大学、精华女子短期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交换学习。
毕业生就业质量好,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金融管理、文化出版、语言服务、商务外贸、旅游会展等企事业单位,及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部分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或香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莫纳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国(境)外知名学府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乐鱼(中国)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