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绿色生态的守护者

 ——记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吉苹老师

发布乐鱼网页版:2024-07-09阅读量: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校园网主页“身边的榜样”专栏将陆续选登“七一”受表彰的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事迹,籍此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师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师生中挺膺担当、奋发作为,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贡献力量。

王吉苹,乐鱼(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生第二党支部支委。入职17年来,王吉苹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用爱浇灌 潜心教学

任教以来,王吉苹老师先后教授了4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和多门公共课。面对求知欲旺盛、个性较强的90后、00后新生代学生,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对此,王吉苹老师探索出基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仅在教材上有所取舍、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在教学思维上有所创新,还要在每堂课的安排与布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能力。通过一段乐鱼网页版的尝试,学生学习兴趣日渐浓厚,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学们尤其爱上她的《工程化学》这门课,笑称“没有化学课,生活就失去了灵魂”。

如何将专业知识教育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使生态文明理念和专业技能教学同向同行,切实将学校绿色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一直是王吉苹老师在深入思考的课题。王老师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在《水分析化学》这门课中,她以水为切入点,引入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水的科技发展史,拓展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出学生对探索未来宇宙环境的兴趣;在《环境与生态学》课程中,引入云南亚洲象迁移事件,让学生们充分展开讨论,自然而然理解种群动态变化,深刻体会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实力担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生态文明。

作为2020级水务工程班主任,王吉苹老师还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推荐适合的用人单位,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和网络平台推送就业信息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以“共享”代替“灌输”,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就业观。

王吉苹老师进行互动式教学

专注科研 守护环境

从2004年攻读硕士时选择了环境科学专业,王吉苹老师就同生态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新型污水脱氮是王吉苹老师的主要科研方向,都与生态环境、碳氮足迹核酸、碳氮减排息息相关。王老师常说,做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无论是展开实验还是构建模型,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拼搏和努力。她常常因为科研加班到深夜,泡在图书馆反复打磨论文。

每一次田间调查的展开,每一次模型的调试和验证,都充满了泪水与汗水,有失望,有崩溃,但更多的是取得进步后的喜悦。王吉苹老师对科学研究的坚定执着和孜孜追求终于有了回报。近年来,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市厅级项目5项,企业研发课题5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近40余篇。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调研课题项目等奖项。

王吉苹老师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所授专业知识与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接轨,将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联系,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是她常鼓励学生的话语。在近5年所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共有2人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省级课题立项,1人获福建省青年科普创新大赛三等奖,2位学生的论文获评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融入产业 服务社会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更好服务厦门树牢“生态立市”之志、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学校智力优势,近年来王吉苹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对接地方企事业单位,深化产教融合。2024年伊始,团队积极响应我校“服务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理工行动年”号召,采用无人船等先进设备,调查监测了筼筜湖、杏林湾水库,同安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等河湖水系的水质,并做横向对比,为后续安全水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厦门市集美区、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等辖区内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了精准污染物溯源,为当地生态局提供了决策支撑。在实地调研、污染源排查过程中,团队师生面对夏日的暴晒、雨天的泥泞,实时跟踪一些工厂污染物排放的踪迹,经常熬夜处理受污染的水样。学生笑称大家像调查记者,但只要能查出污染源,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他们都会尽快赶赴现场,开展监测,分析数据,尽己所能维护厦门的绿水青山。

王吉苹老师带领学生野外采样

育蕾哺花,播希望于沃土;滋兰树慧,撒桃李于天下。王吉苹教授将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做环境人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宣传部、学通社)